0311-80892759
18503294829
综合要闻

雄安新区红色教育基地:激活红色基因,注入发展澎湃动力

发布时间:2025-05-09 人气:

  红色基因赋能新时代发展

  雄安新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将革命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白洋淀红色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抗战遗址和革命文物,打造了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旅游和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系统梳理雁翎队精神、辛璞田烈士事迹等红色文化内涵,雄安新区不仅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更通过文旅融合带动了地方产业升级。数据显示,白洋淀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占新区旅游总收入的35%,成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

  创新模式激活红色资源价值

  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开发中,雄安新区率先引入数字化技术,构建“云上红色展馆”与区块链数字藏品平台。游客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解锁革命文物的3D故事动画,区块链技术则保障了红色文化资源的版权保护与衍生品开发。这一创新不仅吸引了年轻群体参与,更实现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破圈效应”。据统计,相关数字内容全网曝光量突破5亿次,带动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0%。同时,政企协同共建模式也放大了红色资源的溢出效应,例如某国企在基地内建设党建培训中心,年均承接企业团建活动200余场,反哺基地运维资金超千万元,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

e4bbea0d-a070-41f9-83c6-c2c76503c722.jpg

  红色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双向奔赴

  雄安新区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红色+民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一方面,红色旅游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关联产业繁荣,仅2024年白洋淀景区周边新增就业岗位超2000个;另一方面,红色文化培训课程年均培养干部超3万人次,为新区建设提供了专业化人才支撑。此外,新区公安局推出的积分落户、居住证办理等便民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例如,容城县教师张婷慧通过人才政策3天内完成居住证申领,快速融入新区发展。这种“红色基因+民生服务”的模式,既传承了革命精神,又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注入了强劲动能。

  高质量发展的雄安样本

  雄安新区的实践表明,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非“零和博弈”,而是能够通过系统规划与跨界融合,成为撬动地方产业升级的杠杆。在智能机器人产业布局中,新区成立注册资本3.01亿元的雄极未来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通过多方合作构建完整生态链,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这种“红色引领+科技驱动”的双轮发展模式,不仅巩固了新区的创新驱动定位,更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本。未来,雄安将继续深化红色教育与数字经济的结合,推动革命精神与现代产业协同共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8503294829

行程咨询

0311-80892759


老师微信
雄安教育基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