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雄安实践为基,构建新时代思政话语体系
以雄安实践为基,构建新时代思政话语体系
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从规划伊始到如今的拔节生长,其建设历程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在新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要充分彰显时代特征,就必须紧密结合雄安新区这样的伟大实践。当下,科技飞速发展,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雄安新区作为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处处闪耀着科技的光芒与创新的活力。从智能城市的建设理念到先进的基础设施布局,从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到创新驱动的产业体系,雄安新区展现出的是对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在构建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时,我们应将雄安新区的这些创新实践融入其中,向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讲述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引导人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之中。例如,通过讲述雄安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运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让人们深刻理解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的时代潮流,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在新时代的创新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阐释与传承,激励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创新动力。
中国特色是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灵魂与根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独特的发展路径。在构建思政话语体系时,要深入挖掘雄安新区建设中所蕴含的中国特色元素,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紧密结合起来。例如,雄安新区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 的思想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强调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价值追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雄安新区建设者们如何在工作中践行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同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增强对中国特色思政话语体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必须契合青年的特点和需求。雄安新区作为一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之城,对青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构建思政话语体系时,要充分利用雄安新区的这一优势,运用青年熟悉的语言、喜欢的方式和关注的话题,将思政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青年。比如,可以结合雄安新区的建设故事,创作一些富有创意的短视频、动漫、游戏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以通俗易懂、趣味盎然的形式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让青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关注青年在雄安新区建设中的参与和成长,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雄安新区的建设实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例如,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雄安新区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激发青年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热情,使思政教育真正走进青年的心里,成为他们成长成才的精神指引。
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雄安新区的建设实践为契机,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青年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我们必将打造出一套富有活力、极具引领力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