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之路上,雄安红色文化犹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为教育实践注入了鲜活且深邃的内涵。其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核心要点在于内容的精挑细选以及主题的巧妙构建,而这一系列工作的根基则是对雄安红色文化深入透彻的研究与全方位的资源开发运用。
雄安,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伟大使命的土地,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了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往昔的革命斗争岁月到如今的新区建设征程,无数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在这里孕育而生。在革命年代,雄安地区的英雄儿女们积极投身于抵御外敌、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家园与祖国的尊严。这些英勇无畏的战斗历程,彰显出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这些精神元素是塑造其正确价值观与民族观的珍贵教材。
深入挖掘雄安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融合的首要任务。高校应组织专业的研究团队,深入雄安的历史遗迹、乡村角落以及民间记忆之中,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与文化瑰宝。例如,深入研究雄安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抗日武装力量的组建与战斗经历,分析他们如何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巧妙周旋、英勇作战,为保卫家乡和全国抗战胜利作出独特贡献。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在国家危难之际,普通民众所爆发出的巨大力量以及他们对正义与自由的不懈追求。
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高校有着诸多的切入点。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关键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适时引入雄安红色文化的专题内容。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章节时,详细阐述雄安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与红色文化的交织发展。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雄安红色文化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内在联系,让他们从宏观的历史视野中领悟雄安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例如,在讲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雄安地区人民群众在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方面的艰苦奋斗事迹,让学生明白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阶段,基层人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所秉持的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实践教学活动同样是融合实践的重要载体。高校可组织学生前往雄安新区的红色文化纪念场馆、革命遗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在雄安新区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图片资料以及听取亲历者后代的讲述,真切感受那段烽火岁月的残酷与壮烈。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雄安新区的建设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新区的文化宣传、生态保护等公益项目,在实践中体会当代雄安建设者们传承红色基因、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从而将雄安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和价值追求。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领域。高校可以举办以雄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文化讲座、主题演讲比赛、艺术展览等。在文化讲座中,邀请雄安当地的历史学者、文化名人或老革命家后代,为学生们讲述雄安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历史认知。主题演讲比赛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对雄安红色文化理解与感悟的平台,让他们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深入研究雄安红色文化,在演讲中展现自己的思考与情感,激发其他同学的共鸣。艺术展览可以征集以雄安红色文化为创作灵感的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雄安红色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雄安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高校需要全力以赴地重视对雄安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整理和利用,将其转化为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资源,让雄安红色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传承雄安红色文化的精神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