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基因铸魂赋能 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干部教育新高地
以红色基因铸魂赋能 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干部教育新高地
——从革命精神到国家战略的实践传承
一、雄安新区红色学习的核心方向与战略定位
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其红色学习体系以传承革命精神、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构建了“思想铸魂、实践育人、文化传承、制度创新”四位一体的教育框架。通过整合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雄安规划展示中心等红色资源,新区将红色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合,为党员干部提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实践平台。
二、红色学习赋能干部成长的四大实践路径
1. 思想铸魂:以革命精神筑牢政治忠诚
雄安新区通过专题党课《雄安千年大计的时代使命》和沉浸式教学,引导干部从白洋淀雁翎队的抗战精神中汲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力量。例如,法学院师生在雁翎队纪念馆通过18个主题展厅的参观,深刻领悟“淀上神兵”的红色基因,将“两个维护”内化于心。
2. 实践育人:以现场教学锤炼担当品格
新区创新“行走的党课”模式,设计“雄安站—规划展示中心—启动区服务中心—白洋淀”的研学路线,让干部在“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建设中感悟“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例如,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的数字化沙盘推演,让干部直观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
3. 文化传承:以红色遗址构建精神坐标
雄安打造昝东风采党建主题公园、九营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党史步道、小红军学习园地等互动场景,将西柏坡精神、雁翎精神等融入城市空间。安新县南冯烈士陵园、圈头乡烈士祠等遗址的修缮保护,成为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精神洗礼的重要场所。
4. 制度创新:以党建联建提升治理效能
新区建立跨区域党建协作机制,如法学院与安新县委组织部共建“红色成长联盟”,推动人才引进、基层治理等领域的经验共享。同时,将红色教育纳入干部考核体系,通过“先锋指数积分制”量化政治判断力、群众工作能力等指标。
三、从历史原点到未来新城的范式创新
雄安新区红色学习的实践揭示了红色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路径:
1. 科技赋能: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加载AI语音交互模块,让马灯、电报机等文物“讲述”历史故事,构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场景。
2. 全球视野:将西柏坡精神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推动企业国际化布局,如广东企业家提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实践启示。
3. 全民参与:通过“红色成长存折”积分制,将重走“赶考路”转化为可量化的文化资产,提升市民对新区建设的认同感。
结语
雄安新区的红色学习体系,既是对革命精神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远见。当干部将“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基因融入治理体系,当红色文化成为城市精神的内生动力,方能在千年大计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的“雄安答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