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80892759
18503294829
综合要闻

雄安新区建设中的系统观念与 “大思政” 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4-12-12 人气:

雄安新区建设中的系统观念与 “大思政” 体系构建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着系统观念与创新思维的光辉。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法,在雄安新区从蓝图擘画到逐步成型的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与此同时,“大思政” 工作格局和 “大思政课” 建设也正深刻融入到这一历史性进程中,它们虽同属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内涵与外延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界定与呈现。

雄安新区的建设堪称一项规模宏大、要素众多、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顶层设计来看,它涵盖了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产业布局、社会民生保障等诸多领域,各领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城市规划方面,雄安新区摒弃了传统城市发展中 “摊大饼” 式的扩张模式,而是运用系统思维,以组团式布局构建起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空间格局。这种布局既考虑到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工作效率性,又充分顾及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性,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系统认知与科学把握。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雄安新区统筹交通、能源、通信等各类设施的协同发展。例如,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不仅要规划地铁、轻轨、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还要考虑到与周边城市乃至全国交通枢纽的无缝对接,以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通与高效配置。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基于整个城市功能定位与长远发展目标的系统安排,充分展现了系统观念在大型工程建设中的实践价值。

“大思政” 工作格局在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中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体现。它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覆盖的育人理念,与雄安新区建设所秉持的系统观念相得益彰。从全员参与的角度来看,雄安新区建设的每一位参与者,无论是规划设计师、建筑工人、还是管理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着某种思政教育内涵。规划设计师们以对国家战略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勾勒雄安新区的未来蓝图,他们所展现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就是对广大建设者和新区未来居民最生动的思政教育示范。建筑工人则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精湛技艺,一砖一瓦地将雄安新区的宏伟画卷变为现实,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精神,也成为了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而管理人员在组织协调建设过程中所遵循的公平公正、廉洁奉公原则,同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围的人,传播着积极的思政理念。

全过程贯穿方面,雄安新区从规划初期就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理念贯穿于城市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各个环节。例如,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历史文化符号,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与精神的滋养,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在新区建设的不同阶段,针对建设者的不同需求和面临的不同问题,适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在项目攻坚阶段,通过弘扬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的精神,鼓舞建设者士气,确保建设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全方位覆盖则体现在雄安新区将思政教育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在经济产业布局上,注重培育创新驱动型产业,鼓励企业秉持绿色发展、社会责任等理念,通过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营管理实践,将思政教育延伸到职场领域。在社会民生保障方面,构建完善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公平正义、关爱互助等思政价值观念融入其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大思政课” 建设在雄安新区也有着独特的呈现形式与丰富内涵。雄安新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思政课堂,它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与案例资源。与传统思政课局限于教室的教学模式不同,雄安新区的 “大思政课” 将课堂搬到了建设工地、城市展馆、生态公园等地。在建设工地,学生们可以亲眼目睹建筑工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深刻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劳动铸就辉煌的道理;在城市展馆,通过了解雄安新区的规划历程、发展愿景,感受国家战略的宏伟与深远意义,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生态公园,学生们能够直观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雄安新区的 “大思政课” 在教学主体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学校的思政教师外,雄安新区的建设者、管理者、专家学者等都可以成为思政课的兼职教师。建设者们可以讲述自己在建设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管理者能够从城市治理的角度出发,解读雄安新区建设背后的政策导向、制度设计等思政元素;专家学者则可以深入剖析雄安新区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然而,“大思政” 工作格局和 “大思政课” 建设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明显区别。“大思政” 工作格局侧重于构建一个宏观的、综合性的思政育人体系,它着眼于整个社会环境的营造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实现全社会共同育人的目标。而 “大思政课” 建设则更聚焦于思政课这一特定的教育课程形式,强调通过拓展思政课的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使思政课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

总之,雄安新区的建设为我们深入理解系统观念在 “大思政” 工作格局和 “大思政课” 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范例。在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系统观念与 “大思政” 体系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为雄安新区打造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典范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城市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8503294829

行程咨询

0311-80892759


老师微信
雄安教育基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