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80892759
18503294829
综合要闻

雄安与高校思政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的深远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09 人气:
雄安与高校思政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的深远意义


在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巧妙融入堪称关键之举,意义非凡。而雄安这片蕴含深厚历史积淀、散发独特魅力且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所蕴藏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无疑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深化提供了独特且珍贵的视角,以及极具感染力与教育价值的丰富素材。

雄安,犹如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宏大典籍。其红色文化资源中,深深铭刻着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无畏、奋不顾身斗争的光辉篇章。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浴血拼杀、同仇敌忾,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全力支持、倾心奉献,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埋头苦干、开拓进取,雄安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与汗水,每一个角落都烙印着他们的坚定意志和无私付出。

将雄安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多维度且影响深远的重大意义。其一,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它为思政教育注入了鲜活而生动的力量,极大地拓展了教育范畴。传统思政教材多侧重于理论阐述,往往显得抽象枯燥,难以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然而,雄安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红色故事、一位位英烈的感人事迹等,能为学生呈上更具生动性、具体性和亲和力的实例,使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可感、触手可及。例如,当地抗日英雄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传奇经历,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伟大,进而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政核心概念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二,在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的培育方面,雄安的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典范和生动诠释,具有无可估量的教育意义。让学生深入领略这些,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深切认同和炽热情感。这种认同感和热爱,不仅体现在对历史的敬重和缅怀上,更体现在为国家繁荣富强而不懈拼搏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中。当学生听闻雄安人民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保卫家园、支援前线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杰出贡献时,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必然喷薄而出,进而转化为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其三,在精神品质的塑造层面,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回顾雄安地区在革命时期物资匮乏、敌强我弱却毫不退缩的顽强抗争,以及建设过程中面对重重困难、技术落后却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奋进历程,学生能够深刻体悟到先辈们那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拼搏的坚毅精神。这种精神将激励他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不移、永不言弃的昂扬斗志,奋勇向前,不断超越自我。

其四,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视角来看,通过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广泛传播雄安的红色文化,不但能让更多年轻人深入了解和密切关注雄安,更为雄安的文化传承和长远发展注入了持续不断的新活力。这有助于推动雄安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共进、繁荣昌盛。同时,也能够增强雄安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更切实有效地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高校应当精心策划、多措并举。可定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雄安的红色遗址,如革命纪念馆、烈士故居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邀请当地的老革命家、资深学者走进校园开展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讲座,分享亲身经历和研究成果,使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与雄安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艺术创作、话剧表演等,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将雄安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知识本领和创新进取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不可小觑、影响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一举措应当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通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加以有效推进,使其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璀璨、熠熠生辉的光芒,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动力。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8503294829

行程咨询

0311-80892759


老师微信
雄安教育基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