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80892759
18503294829
综合要闻

传承红色基因于雄安新区,塑造特色思政育人之途

发布时间:2024-06-17 人气:

传承红色基因于雄安新区,塑造特色思政育人之途


雄安新区,这片既古老又年轻的土地,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和熠熠生辉的丰富红色文化。回望往昔,在抗日战争那硝烟弥漫的艰难岁月,以及解放战争那风云激荡的峥嵘时期,这里的人民英勇无畏、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

无数英雄豪杰在雄安大地应运而生。战场上,有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铁血战士;敌后有智勇双全、巧妙周旋传递情报的志士;根据地中更有默默付出、全力保障后勤的普通民众。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守着对正义和自由的执着信念,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谱写了一曲曲震撼天地、泣血长歌的壮丽英雄赞歌。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在艰苦环境中坚定不移,在重重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他们的热血与汗水、智慧与勇气,宛如一座座不朽的丰碑,铸就了坚不可摧、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成为这片土地上永恒的精神灯塔,照亮了后人砥砺前行的道路。

传承红色基因于雄安新区,需要我们以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的视角去探寻历史的脉络,挖掘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红色故事。走进宁静古老的村落,聆听老人们饱含深情地讲述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同仇敌忾的传奇经历,每一个故事都是历史的生动见证,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先辈们的坚毅意志。

踏入略显斑驳却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凝视那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仿佛能听到激烈的枪炮声和战士们的激昂呐喊;端详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不论是生锈的军刀还是字迹模糊的家书,都承载着厚重的岁月记忆,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悲壮。用心去体悟那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革命岁月,从中汲取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

翻阅那一部部厚重的历史典籍,从字里行间领略先辈们矢志不渝的信念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那些激昂澎湃的文字,记录着战斗的残酷与胜利的欢歌,也记录着人民的苦难与不屈的抗争,让我们对历史有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和感悟。

塑造特色思政育人之路,应当紧密结合雄安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实际,将红色基因巧妙地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使其如春风化雨,润泽无声。在课程设置方面,精心研发具有雄安独特魅力和鲜明特色的红色思政课程,以生动鲜活、贴近生活的案例和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红色历史的浓厚兴趣。

例如,生动讲述雄安新区在建设进程中如何秉承红色精神,勇挑重担,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实现令人惊叹的跨越式发展。详细阐述在新区规划中如何彰显艰苦奋斗的作风,在项目推进中如何展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科技创新中如何传承勇于探索的品质。

深入剖析在新区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现他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为新区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比如讲述一位基层干部为保障项目按时完工,日夜坚守在工地,不辞辛劳;或是一位科研人员为攻克技术难题,废寝忘食,不断尝试。

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的强大优势,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新场景。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置身于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亲身感受革命的艰难卓绝;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热烈而深入的红色主题讨论和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

同时,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热情参与雄安新区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行动、关爱弱势群体等,为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付出中体会快乐与成长。

让学生参与到新区的文化传承活动中,如保护和传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走进新区的创新企业,亲身了解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体悟红色基因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强大动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塑造特色思政育人之路的关键核心。培育一支既精通红色历史、理论深厚,又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契机,持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开展实地调研,深入洞悉雄安新区的发展变化,将最新的实践成果融入教学之中;支持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塑造特色思政育人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精心筹备举办盛大的红色文化节,开展红色主题的演讲、激情澎湃的朗诵、文采飞扬的征文比赛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营造浓厚热烈、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氛围。

在校园的宣传栏、墙壁上精心展示雄安新区的红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热忱和社会责任感。

设置红色文化角,摆放与雄安新区红色历史相关的书籍、影像资料,供学生自由借阅和观看;开展红色主题的社团活动,如红色戏剧社、红色音乐社等,让学生以自己钟爱的方式表达对红色基因的理解和传承。

此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凝聚强大的教育合力。家长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讲述雄安的红色传统和感人故事,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家庭聚会时分享家族中先辈的革命经历;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参观红色景点,进行现场教育。学校要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主动邀请专家学者、劳动模范、创业先锋等来校举办讲座、分享经验,为学生开启了解社会、洞察世界的窗口,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与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合作,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推动思政教育向纵深发展,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比如,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红色基因在工作中的体现;社会组织开展红色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传承红色基因于雄安新区,塑造特色思政育人之路,不仅能够培育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更为雄安新区的未来长远发展培育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卓越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我们携手并肩、齐心协力,在这片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土地上,用红色基因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奔腾不息的强大动力。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8503294829

行程咨询

0311-80892759


老师微信
雄安教育基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