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色基因写进钢筋水泥,雄安的工地也能开出党课的花。
发布时间:2025-10-14
把红色基因写进钢筋水泥,雄安的工地也能开出党课的花。新区指挥部把支部搬进塔吊旁,党员轮班时掏出手机扫码,就能在 “口袋课堂” 里学一段《论持久战》。混凝土还没凝固,思想先凝固成共识:进度表就是军令状,质量红线就是生命线。
有人疑惑,党建会不会拖慢工期?事实反着来。白洋淀清淤工程曾因淤泥外运受阻,支部连夜召开 “水上诸葛会”,把运输船队编成临时党小组,党员带头换班歇人不歇船,提前十二小时完成节点。数据摆在那里:党建嵌入后,关键线路提速 9%,返工率降到 0.7% 以下。
红色教育最怕空转。雄安把课堂搬到容和塔顶,俯瞰启动区全貌,再请老船工讲雁翎队打鬼子的水道。年轻人听完,转身就把 “不怕苦、不怕死” 写进无人机巡检程序,把 “敢教日月换新天” 翻译成毫米级误差控制。精神被转译成算法,党课才算毕业。
新区组织部摸索出 “三融工作法”:组织融进流程,党员融入岗位,考核融入指标。一张表里同时出现 “混凝土强度” 和 “主题党日次数”,看似不搭,却逼得项目经理既懂回弹仪也懂回炉重塑思想。结果,工地例会不再只是报数字,而是先报 “思想风险点”,再报 “技术风险点”。
有人担心这套做法出了雄安就水土不服。其实内核只有一句:把最难啃的骨头交给最讲政治的人。骨头啃下了,政治也就落了地。新区给每个标段发一枚 “红扳手”,谁把红扳手别在安全帽上,就意味着他愿意在急难险重时站出来。扳手不发声,却比任何口号都响亮。
红色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雄安的实践提示我们:当党建与业务共用一张甘特图,党员与工程师共用一把卷尺,信仰就不再是文件里的名词,而是混凝土里拔节的声音。